top of page

什麼是斷捨離?(上)

究竟咩係斷捨離?今次就分享下一篇網上的文章,解釋得非常清楚咩係斷捨離,大家又睇下: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「斷捨離」這個概念是日本人山下英子奉行的人生哲學,有註冊商標。


斷捨離分別代表:

  • 「斷」=絕不需要的東西,是東西的「入口」

  • 「捨」=去多餘的廢物,是東西的「出口」

  • 「離」=脫對物品的執著,透過不斷「斷」跟「捨」,讓進入生活的東西都能發揮最適合的功用

挑選物品的兩大基準:

  1. 思考的出發點是:自己(以「自己」為思考點,而不是從「事物」出發)

  2. 時間軸是:現在(勿留念過去或過度擔憂未來)

思考角度是造成沒辦法丟東西的原因。



1. 思考的出發點是:自己


以前物資缺乏,導致人類很容易以「物品」為出發點思考,而不是以「個人需求」來評估──例如以「東西還能不能用」來決定取捨,而不是「自己需不需要」。


東西不壞就會捨不得丟,最後演變成現今物品氾濫的時代。

而且總會覺得是房子太小、收納空間不夠放東西,反而不會先反思是因為東西太多。


X:東西還能不能用、這東西很貴、這東西是別人送的禮物、還能用的東西丟掉很浪費

O:我需要這個東西嗎、我有在使用嗎、我喜歡這個東西嗎


2. 時間軸是:現在


以上問題需要考慮的只有「現在」,完全以「現在的自己」為考量。

如果考慮過去,代表現在可能根本不需要、不會用到;如果預先考慮未來,總想著「總有一天會用到」,不如到時候再想辦法。

而且也許後來根本也沒用到,或後來要用時也忘記自己有。


X:以前的回憶一定要保留下來(過去)、某天可能會用到(未來)、這些衣服等我瘦回去時穿(未來)

O:「現在的自己」需不需要、是不適合、喜不喜歡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斷捨離兩個重要的原則:「自己」「現在」,大家要記得斷捨離之前要好好消化這兩個原則先哦。



資料來源: 加減人生實驗中

17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延續上一篇,繼續又講下什麼是斷捨離 斷捨離方法:6 步驟整理空間,改變人生 步驟 #1:斷捨離心態建立 開始動手斷捨離前,要先建立正確的心態: 認清現狀 停止自我否定 描繪出明確的住家願景 認清現狀:認清物品的「數量」和空間的「品質」 只是亂?還是物品已經滿出來,超過能收納的量?還是已經呈現長年推積的狀態,根本不知道全部有哪些東西? 對物品數量、品質無感?開始注意物量跟品質?打造舒適、有美感、能呼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