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囤積傾向家人,你試過與他們爭辯嗎?💢還是告訴他們丟東西、不要再拿東西回來嗎?沒有效的方法,多做幾次也不會改變🤷🏻,不斷爭執只會增加大家的痛苦,以及距離。😔那麼如何跟有囤積行為的親人對話,如何勸他改變呢?Marshall Rosenberg的非暴力(或說有同理心的)溝通可以提供一個參考。💡
一、 表現出你的同理心❤️
同理,並不代表我贊同你這麼做,而是表示我願意聽你說,願意了解你。 同理必須讓對方知道你是來自內心的關心。
二、不要爭辯🙅🏻
如先前講的,爭辯是沒用的,只會增加挫折。當你在長篇大論說教、說理、命令、威脅時,他的防禦就會更加堅強。要記得提醒自己,避免在對話中講出前面的字眼。
三、尊重自主性✊🏼
問對方他想要做什麼,而不是直接告訴他,要他做什麼。試著忍住過去的衝動😇,不要直接告訴他你的答案,會讓交談的氣氛好好很多。
四、設定界限🙇🏻
如果你盡了最大氣力,但一點效果都沒有,或者你跟他住在一起,他的囤積已經威脅到了個人生活安全。那麼就有必要畫出界限,以維持自己的生活需要。
跟囤積者溝通並不容易。一開始囤積者可能勉為其難的整理個幾下,但很快會打回原形📦,與其用時間渲洩不滿,不如好好花時間了解家人的心聲,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愛及需要,也許才是真正共處方法。👼🏻
資料來源:痞客邦
